9 月 15 日至 17 日,以 “數據驅動?AI 賦能?智水未來” 為主題的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智慧水務專業委員會 2025 年年會暨城鎮智慧水務論壇在廣西桂林圓滿召開。本次大會匯聚了來自全國各地近 500 位水務行業專家學者、政府主管領導和企業代表,圍繞人工智能賦能水務行業發展、智慧水務技術實踐、企業數字化轉型等方面開展深入交流,分享優秀經驗和實踐成果,為推進城鎮水務行業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平行分論壇聚焦 “智慧水廠建設運營”“供排水管網智能監測”“流域水生態智慧治理”“AI + 水務數字化轉型” 等細分方向,邀請數十位行業權威專家深度拆解技術難點與實踐路徑;同步設置的專題展區則集中展示智慧水務前沿技術、設備與解決方案,方便參會者直觀對接行業創新成果。大會期間,還組織了多場政企對接會與案例分享會,推動優秀實踐經驗的跨區域復制,為推進城鎮水務行業高質量發展凝聚多方共識、搭建合作橋梁。
武漢新烽光電作為城市水系統信息化領域的領軍企業受邀參會,并攜多款核心自研設備精彩亮相,與行業同仁共話智慧水務發展新路徑。
自研技術硬核亮相,彰顯創新實力
在本次盛會上,武漢新烽光電重點展示了一系列貼合 “數據驅動?AI 賦能” 主題的創新技術與設備,涵蓋從前端感知到后端管控的智慧水務全鏈條解決方案。

▲活動現場
其中,自主研發的高精度監測傳感器系列產品憑借卓越的精準度和穩定性,可實時捕捉水位、流量、水質、溫濕度等多種關鍵參數,從源頭為水務系統提供 “無誤差” 數據支撐,為后續科學決策與精細化管理筑牢根基;與之配套的智慧水務管控平臺則打破數據壁壘,整合供排水全流程數據資源,通過先進算法模型實現智能調度、漏損預警、水質安全管控的一體化集成,讓水務管理從 “被動響應” 轉向 “主動預判”。

▲路沿型——內澇監測水位計
針對城市內澇這一核心民生關切,公司展示的一體化內澇監測水位計與非接觸式排水管網流量水位監測設備,可穿透復雜城市環境精準捕捉水情變化,提前發出內澇風險預警,為市政部門調配防汛物資、疏散人員車輛爭取寶貴時間,有效緩解 “暴雨看?!?的民生痛點。

▲便攜式微流控水質檢測儀
而全資子公司湖北微流控科技研發的便攜式微流控水質檢測儀,則解決了野外應急監測的 “效率難題”—— 在河道、水庫等復雜環境下,可快速檢測總磷、總氮、氨氮、COD 等關鍵水質參數,短時間內出具檢測結果,為突發水污染事件處置、水資源保護提供 “即時響應” 支持。

▲水利工程白蟻智慧監測設備
與此同時,面對水利工程安全的 “隱形威脅”—— 白蟻危害,公司帶來的基于 AI 的水利工程白蟻危害監測與防災系統更是引發廣泛關注。白蟻對堤壩、水庫等設施的侵蝕隱蔽性強,傳統人工巡檢不僅效率低、成本高,更易因漏檢埋下潰堤、滲漏隱患。該系統通過 “智能感知 + AI 分析 + 精準預警” 的全流程架構,前端用高靈敏度振動傳感器捕捉白蟻活動的微弱信號,后端依托自研 AI 模型區分環境干擾與白蟻活動特征,自動識別風險等級并同步至可視化平臺,實現 “發現 - 分析 - 預警 - 處置” 閉環管理,為水利工程安全筑起 “智能防線”。
技術落地見實效
武漢新烽光電深耕智慧水務領域十余年,憑借技術創新與實踐落地能力,已在多個場景形成成熟應用案例:從重慶、廈門等第一批海綿城市試點的 “感知 - 調控” 體系搭建,到湖北、江西等地水庫堤壩的白蟻隱患精準排查,再到多地市政內澇預警系統的實戰應用。
未來,武漢新烽光電將繼續秉持 “城市與水,相知相宜” 的愿景,以更前沿的 “數據 + AI” 技術、更貼合需求的解決方案,賦能城鎮水務行業高質量發展,為實現 “智水未來” 貢獻更多新烽力量!